越南有哪些风俗习惯

去越南定制西装要多少钱-去越南定制西装

1、饮食习惯

越南北方的京族有严格的饮食礼仪,从平时餐桌上家庭成员的座位,到宴席上菜式的摆设都很讲礼仪。烹饪方法非常讲究,原料和调料搭配备受重视,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南方人性情豪放直爽,餐桌上比较随意。

2、节日

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越南的传统节日与中国相似。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盘古节和送灶王节等。春节是越南民间最盛大的节日。夏历正月初一日为春节。按照越南的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节”开始,就算进入春节了,届时,各家女主人都要赶制新衣。

3、服饰

越南的国服是奥黛,又称为越南“长衫”,分为男版和女版,女性身着奥黛更为普遍。奥黛通常使用丝绸等软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长衫,两侧开叉至腰部,下半身配上一条喇叭筒的长裤。当地人一般在婚嫁、重大节日、外交和会客等正式场合穿着奥黛。

4、婚俗

古代越族人从择偶到成亲要经过六个主要仪式,即: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纳币和迎亲。如今这些仪式已被简化,仅剩下提亲、订亲和迎亲。

5、礼节

越南人很讲究礼节。见了面要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对长辈称大爹、大妈或伯伯、叔叔,对平辈称兄、姐,对儿童称小弟、小妹。在国家机关、工作单位和越军部队里,一般称同志,但在最熟悉的人之间,也有称兄道弟,而不称同志。见面时,通行握手礼,苗、瑶族行抱拳作揖礼,高棉族多行合十礼。

百度百科-越南人

越南人穿衣和我们中国有区别吗

对于越南人的穿着,你没办法用中国的习惯或标准去看待。在中国,拖鞋只有在家里穿,要是穿拖鞋上班,轻则受警告,重则炒鱿鱼。而在越南,穿拖鞋上班逛街却是一种时尚。我们常常见一些穿西装的男士和穿“国服”的女士脚趿拖鞋悠然逛街或骑着摩托上班。在我们眼里,这与西服、“国服”的高雅格格不入,但在他们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人们一年四季都爱穿拖鞋,无论走路,驾摩托、骑单车都是轻松自然。

像中国女人穿的“旗袍”一样,越南女人也有自己的“国服”,它外层像极了中国的旗袍,开衩却开到了腰际上,小竖圆领,上半段是双层,裙身一律长及脚裸,缀上绣花或滚边,雅致极了。这种中国旗袍式的服装,收腰效果极好,越南姑娘的迷人身段多半来自它的衬托。

过去,越南姑娘有条件穿国服的人不多,即使有,也舍不得常穿,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才穿出来抢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几乎所有的年轻女性都备有这样的国服,有的甚至备有多套,什么时候都能一展风采。当一阵风儿吹过,裙裾飞扬时,越南姑娘并不手忙脚乱地去掩裙脚,而是捋起长发让它与裙子一起飘扬。她们不怕男人想入非非,想入非非也没用,因为她们的“国服”与中国的旗袍不一样,那里面还有一条长达腰际的阔脚长裤呢。

在游客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有两个性别不同的越南人其外表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那么你只要看他们头上的帽子就行了———戴绿帽子的一定是男人,戴白帽子的一定是女人。这说法一点不错,在越南,大凡男人都戴的是绿帽子,大凡女人都无一例外地戴着白帽子。越南的白帽子状似中国南方的尖顶斗笠,用一种热带植物的叶片编织而成。因为颜色泛白,越南人便称它为白帽子。

事实上没太大区别

越南有哪些奇葩风俗?

作为中国南边的领居,越南渐渐的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旅游目的地。一般来说,去一个地方旅游就要先了解这些地方的风俗。而越南就有很多奇异的风俗,特别是越南北部的某些地方,有些风俗简直有些变态。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男人头上绿帽戴,在长期的战争中,越南男人都喜欢戴这种既能伪装又能遮雨的绿色头盔。并没有中国人“戴绿帽”的忌讳。如今越南人骑摩托车出门把它当成了安全帽。

先入赘,后结婚婚俗。越南贡族的婚俗也很特别。他们的婚姻最主要的特点是,先入赘,后娶亲。首先由男方父母,兄弟,族长和走来的新郎一起到女方去提亲,带上一包盐,一包茶叶,一捆用来织编的麻绳,一筒酒,晚上到姑娘家。他们一边抽烟,一边喝酒,一边商量儿女的婚事。如果女方同意,先商定男子入赘女方的年限,以前上门是8至12年,现在大致缩短为3至4年。商定妥当,第二天新郎就要带上被子,枕头和一把刀入赘女家,姑娘的发式也开始改变,把长发盘于头顶,表示己经成家了。

旗袍开叉到腰带,越南旗袍是越南妇女的传统服装,上装胸,紧收腰,两侧开叉至腰部,下装为宽松裤子,走路骑车都方便。显得越南女性身段苗条,端庄优雅而又婀娜多姿,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越南人喜欢穿拖鞋。不管是雨天晴天、走路骑车、上班赴宴,他们都喜欢穿拖鞋。没有正式场合穿正装的习惯。越南人忌讳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给三个人点烟。当村寨门口挂有绿色树枝时,这时候你应该掉头就走。因为这是禁止进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