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街有什么好吃的

海城定制西装哪家好点-海城主流男装

1、五里河市场马家鸡架,十多年的店了,亲眼看着从街边的小摊变成现在的大排挡,想当年马家的鸡架好了之后整个市场的鸡架都卖不出去了。

2、在万豪和喜来登中间的路口进来,小背篓就不用说了,再往里有家叫黄金豆的,做大排挡海鲜,好多人特意跑来吃。再往里有一家川菜馆,叫蜀香园,他们家开业的时候菜很好吃,现在差了好多,不过也还可以,淋香酥鲫鱼不错。在电台旁边有一家叫阿叉炖品,也不错。旁边有一家一脉香川菜馆,水煮鱼不错,夫妻肺片,筋到!再往南,有一家国华烤肉,冷面好吃。

3、三好街附近,大民族饭店旁边,有家名叫川人川味的川菜店,他们那里的川菜很好吃!价位不贵!

4、三好街的风味楼是最好吃的,也不是很贵,两个人吃就三五十块钱,就在医大二院学生宿舍的大门附近。

5、三好街的迟家鸡架麻辣烫,好吃,吃的那个舒服,一个星期再忙也得去吃一回,外地朋友来了,吃的第一站就是那里。值得品尝。

6、在三好街数码时代广场对过的小胡同里有个卖盒饭的老太太,卖的酱菜特好吃,买的人多,三好街经典美食。

7、南湖大酒店旁边的胡同,南走200米,有个叫“知鱼湾”的酒店,菜很有特色,而且环境好价格公道,最重要的是有绿牌儿。对自费又能喝的主是一大喜讯!

8、方型广场的奚记麻辣涮肚和麻辣烫相信很多人吃过,虽然现在不如从前了,但仍然是沈城的一个较有名气的小吃。

9、振兴街的海城馅饼饭庄,皮薄馅大,我喜欢青椒猪肉的。

10、展览馆西门有家牛肉店,原汁牛肉好吃的不得了,但是限量发行,卖完了就关门,有个别时候12:00就关门了,饭店开成这样我以前没见过。

11、千手予。在大馆西边的胡同。环境一流、好吃第二。是个小情之地。

12、新华广场西路口50米有个“新华园骨头馆”开了五六年了吧,方圆几百里都知道。60元一锅,一个半洗脸盆那么高的沙锅,骨头堆得象小山,点火现炖,然后还可以喝汤涮菜,五六个男的吃不成问题,特别经济实惠!好吃不腻!

13、新华广场南九马路,空军旁边有一个烧烤摊,火到什么程度,人家啤酒都不卖,怕喝酒的耽误人家时间,也没桌子,就这样,还不少人开车挤在那吃呢!

14、文艺路上,三好加油站东200米路北有一家叫“川流不息”的川菜馆,菜味不错,他家的冷锅鱼挺有特点!

15、“川流不息”的旁边有一家“三国传说”。他家的鱼做的超级棒,连我最不爱吃鱼的人吃了都念念不忘!注意:要去提前预约,不然没座!

16、文萃路上,夜猫迪吧旁有一个“小二狗肉店”,又便宜又巨好吃。可惜就是环境不太好,味道还是不错的。

17、美国领事馆旁边的东京餐厅,日式料理,很好。就是地方巨小,坐里面吃饭感觉憋得慌,充分展示了小日本的小气。(离它不远,斜对面往南有个柒加伊发艺,不错的,很多人都从很远的地方开车过来做头发。另外说一下梅龙镇旁边开了一个柒加伊的旗舰店)

18、领事馆东,顺着卖羊绒的那个胡同往前走,路北,挂着红灯笼的涞涞小吃坊,柯栎饼、粉饺、笨鸡、河鱼、鸡血糊糊、拌混蛋等等,绝对特色。

19、电视塔下面的大排挡,从巴蜀往电视塔那边走,右手边第一家炸串的,她家的鸡架最好吃,去晚了就没有了!

20、中山公园附近有条小吃街,那里的中山姐妹麻辣烫很好吃。特别是他们的肉串,新疆风味,不错!

21、和平区,二经街路口,名叫“赵家麻辣小龙虾”也很好吃!

22、在公安医院东100米御阑园,二楼是台湾铁板料理(很贵的,原来大卫营铁板厨师基本在这里),一楼简餐人均40以里搞定,酥皮浓汤很棒的,布艺沙发座和铁艺花隔断,环境一流,适合会网友、谈业务或发呆。

23、三经街烟草专卖局南有家江南面馆,里面有茴香豆卖,就是孔乙己里排出四文大钱买着下酒的那个, 味道很妙,店堂也颇具江南气息。它家的葱油拌面量大,好看,实惠,但是味道不及南市的上海面馆的地道。

24、辽报附近的盆盆香,香盆盆,呵呵,盆盆都好吃!

25、合肥土鸡店。在沈河区的八经街上(中国联通公司后身)。红烧肉、石牛尾、千岁爷豆腐、糖醋酥刀鱼、飘香牛柳,就是个好吃。

26、八经街有一家店叫“甫亭阁”,王府亭的家人开的。里面有很多老女排的合影(郎平啊什么的,很怀旧)。他家的大个丸子很好吃,王府亭鲁菜一绝,在沈阳厨界备份很高,厨师长是王府亭的孙子,叫王浩,以前是百富源的厨师长。他们家旁边的碗碗香,小世界也很好吃,小世界的酒杯很爽,一杯一瓶就剩一口。

27、十一纬路,电业园斜对面的胡同里“老家菜馆”的竹荚鱼也很好吃!

28、顺通市场里的关东一绝,是决不容错过的好地方。

29、南市有一家天天肥牛,一家红池塘麻辣涮肚,物美价廉还比较干净。红池塘的麻辣烫和烤面包片还有烤饼子值得一尝。

30、南市跳蚤超市对面以及对面的胡同里有几家饭店不错,川菜有个秀江南,一条街上还有重庆棒棒军,其火爆程度就是天天有人排队!

31、中山广场的快乐迪附近,“烀饼”绝对的火!就是一大口锅,里面顿菜,上面烀张饼。然后有几个特色菜:五香扒皮鱼,孜然鸡脖子什么的,味道不错!饭口肯定没座,像KFC似的,你在那吃,旁边有两个站着等着的。 最近又开了一个分号,距原来的地方100米不到,原辽宁信托公司的楼下,就在中山路桂林街路口。

32、育才中学前的那个早市街头上的小红伞,每天早上排满了从各处到这里来买咸菜的长队,这里据说是整个沈阳地区出售的最棒的朝鲜咸菜。据早市的管理员说这个咸菜摊每年的营业额在30万元以上。

33、城中花园西门一家小铁皮房子,每天上午开门,过了中午就关门,出售家常炒菜,没招牌没执照,黑店一个,人同样是络绎不绝,经常可以看到周围几家大饭店的老板到这个铁皮房子里来吃午饭。

34、和平区101中学门口老两口做粥,特别好吃,各种粥,熬的时间长有味道。

35、联营公司胡同里有家叫“川味鱼馆”的小饭馆,门脸很小,老板娘是个川妹子,他家的炝锅鱼、川北凉粉、夫妻肺片、辣子鸡等都特别好吃,曾经有一段时间每星期都上她家报到3次以上。个人觉得比“沸腾鱼乡”的水煮鱼更有特色,只是环境等硬件条件差些。注:如果大家要去请不要选择饭口的时间前往,因为那样你至少要浪费20分钟去排队等桌儿。

36、太原街倍思亲旅馆正门往前走有一排小吃店,有家叫“回味香”的沙锅非常好吃还有炸鱼,并且非常便宜不到20元就可以吃的非常饱。

37、中兴边上的小胡同往站北方向走,快到环路车站那有个红蕃茄快餐,麻辣烫很好吃,三元一份,别的菜色一般,服务态度也差.就这麻辣烫真的很好呢!

38、中兴楼上的虾耙子馅饺子便宜还好吃,味道极其鲜美。

39、南站站北那里,有个成都酒家,有巨好吃巨地道的水煮鱼,味道比沸腾鱼乡要强多了,如果考试,沸腾鱼乡是P,成都酒家是E,哈哈,考过四六级的人应该知道这两者的差距吧?干煸峨眉笋、夫妻肺片、口水鸡也是不错的!

40、老妈麻辣烫四元钱一份,自己装,看能力能装多少装多少,会装的吃的具爽。

41、五爱街的闫家,最好吃(中午饭口绝对没坐,附近学生放学都去吃)

42、五爱市场西区老字号的“关东长乐包”,特别软,还不干。每次路过我都想吃,从中午一直到下午都要排队买,一块一个,猪肉馅,茴香馅,牛肉芹菜馅,萝卜馅。好吃,一般我吃两个就走不动了。207五爱街那站一过,整个车里都是大包子香。

43、小市羊汤,在五爱街“方知九品香”的边上(热闹路和奉天街的交叉口)。你就喝去吧,那才是味,而且是24小时营业。其他的小炒也很地道。真是好吃不贵!

44、小南那边有个老祥子烤串。肉筋那个香啊!

45、沈阳市妇婴医院旁边胡同里(往青年大街方向)有个熏肉大饼小店,以前在妇婴医院门口铁厅子里卖,现在搬到那里去的,素饼1元,肉饼2元,肉多的3元。我百吃不厌!

46、在市政府东大智慧园旁边的胡同里,有一个叫七星园的炒拨鱼5元一盘。还有要提前预定的,比如“莜面靠姥姥”10元一屉。全是西安风味,很正宗。老板不爱笑,在西安工作多年。

47、格林豪森后面的小胡同里面一家叫 "友好" 的店 ,最经典的就是“红烧肉炖鸡蛋”那叫一个绝,而且量大,价格便宜,格林豪森里面的住户都经常下楼来点餐外带的呐,他们家还有一个叫“什锦豆腐”的,也不知道豆腐怎么弄的,劲道的很。真的很怀念啊。

48、西关回族聚居地,金色时代楼下,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店“西关炖菜馆” 纯正的回民风味。据说穆绥新, 马向东生前常去!

49、金色时代对面回民胡同里,有一家王记饺子,三代了,门口有传人的照片,饺子馅大皮薄。

50、沈河区奉天街沈河八院边上的“贝贝鲜肥蚬子”,味道巨爽,烤酸菜一绝,“锦上添花”牛肉特香,不过想去吃的话,得等上一会儿,到了饭口人真是太多了。

51、还有一个最新的,名字叫“鱼酷”,地点在沈河八院旁边的胡同里。他们家的老板原来是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兼主管,现在下海自己干,特别有特色。推荐他家的红鳟鱼,金鳟鱼生鱼片,还有鱿鱼卷等!要条金尊鱼,38一斤,一斤的鱼切了四盘。爽啊!还有清酒10元一壶,别的菜味道也很是不错,爱吃生鱼片的朋友,可别错过!

52、大西路和奉天街交汇处开了家“papa’s文化餐厅”是从长春过来的,韩式西餐,菜很有特色,环境适合情人,富有小资情调。

53、出了中街向西走600米左右到小西门,在避风塘的胡同里路东有一家叫“小毛头”爆米花很值得一尝。他家的爆米花分奶油,巧克力,荔枝,橘子,哈密瓜,口味齐全,又香又脆,每天下班时间去买都要排队一个多小时。

54、小西路上的小土豆绝对好吃,招牌小土豆,酱脊骨,大花卷(绝对大,几个人够吃一个),家炖黄鱼,好吃实惠。

55、小土豆店隔壁有家肉夹馍店,其实就是一个老板开的,在店里可以点小土豆的菜。正宗的陕西白积馍,现烤出来的,香香脆脆,中间夹的腊汁肉,味道特地道!强烈推荐青椒肉夹馍(全肉的太腻),才2元一份。

56、大尾巴羊羊肉串,中街口处的荟华楼后边(有翡翠大佛的),穿过小区,往左一拐。很好吃,车条穿的,一天就3000串。早上11点,下午什么时候卖完什么时候回家。5点以后基本不用去了,周六周日3点后也不一定有。(目前由于小区拆迁,所以大尾巴羊被迫换地儿,目前在兴隆对面大舞台南面的胡同西走150米)。强力推荐!

57、一进沈阳中街有一条胡同,那有好多家小吃店味道都不错。一家叫千日红的专门卖麻辣烫的小店,连汤带菜在一个小盆里端上来,一起在鸡架掉的满是辣椒的汤里煮熟,撒上芝麻、孜然,来一勺秘制的豆瓣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家的那么好吃。可是地方又实在太小,总共能坐十多个人吧。总是能看见一些西装革履的白领人士在门口站着等位置。

58、商业城东胡同,老王太太羊肉串,巨好吃,但是有洁癖的朋友不太适合。

59、商业城东口,挨着地下过街通道往南边的胡同里,有好几家五元店,是同一个老板开的,特火,经济实惠,在当地挺有号的。老有人酒足饭饱后出来就说什么在沈阳我有号,其实就是一个骑倒骑驴的,那片治安不是很好。

60、大东副食后身是一个市场,里面有一个摊位卖着沈阳很著名的张久礼烧鸡,离摊子很远就能闻到烧鸡的浓香。那个地方又是218车站的始发站,好多人到那买了烧鸡后就上车回家,总是弄的烧鸡香味在车里飘啊飘,我的哈喇子快流出来了。

61、原来在沃尔玛北边有一家新疆人开的小饭店,正宗的新疆烤全羊和汤,做的汤美极了,烤羊肉一元一大串,现搬到南面的胡同里去了。

62、鹏利广场附近小什字街有一家“宝发园”,特色四绝菜,号称“倾倒东北张少帅”,溜黄菜和煎丸子我很喜欢。溜黄菜就是鸡蛋糕上面浇汁,味道很浓,地道的东北味道,煎的丸子是面的,没有那么多肉,外焦里嫩,MM吃了也不怕胖。

63、岩明的火勺没吃过遗憾了!5毛一个,肉的,豆的,糖的,麻酱的。大馄饨,现在好像涨价了,3块一碗。同泽中学,老辽宁经济日报社,皇姑的遛鸟茶艺馆附近都有店。

64、西塔朝鲜族医院斜对面的百帝园,以前经营高档韩餐为主,强力推荐红烧牛尾,此外烤牛排和生鱼片也不错。生鱼片有点贵(中分鸦片鱼要480元),如果公款消费不妨一吃,生拌牛肉也不错,很嫩。 (百帝园的价位可不便宜啊)

65、西塔“景福宫”的生吃八爪鱼,让人觉得好玩儿又有点残忍.。盘子端上来后,八爪鱼的爪子仍然不停的动着, 而且八爪鱼的吸盘经常会吸在筷子上或嘴唇上。烤野生鳗鱼,生鱼片都不错。哦,对了,还有牛肚火锅…

66、西塔的张师傅参鸡汤, 专业,地道, 不能不吃! 往西的胡同里还有两家同样的店,一家叫长寿、一家叫万寿,口味也不错。

67、西塔“告诉妈妈”胡同里,在一家叫大嘴(这家老难吃了)的店右边,上面写的韩文,其实是一家韩国人开的骨头店,好吃极了,强力推荐,拌墨斗,拌花菜,脊骨锅,便宜好吃不腻,骨头用黍子叶煳的,吃完骨头汤炒饭,省钱啊!

68、西塔延边街有一家麻辣烫,就叫延边街麻辣烫,店很小,很破,但那麻辣烫绝了!

69、在西塔朝鲜商店附近有个人力车的摊位卖的铁板鱿鱼可以加饭的很好吃,就是鱿鱼太少了蛮辣的也蛮贵的,不过很好吃,总有人愿意排队去买,很值得一尝。想吃担担面,有一家也是人力车的摊位,也在西塔朝鲜商店附近的步行街里边吧,反正就她一家卖担担面去那就可以找到了,是个20出头的女生卖的,很好吃,很不错的。希望大家去试试。

70、西塔大冷面对面的胡同里有家不大的店“草堂”,烤肉是纯韩式的大片肉,肥瘦拼,80元一大盘,不贵,因为赠送的蔬菜够4个人吃。

71、西塔街整容美丽城后院,乐天百货后的胡同内有家叫“浦项”非常好吃,正宗韩式烤串。要预订,不然没位子!他们家一年四季总是有很多人去吃,有的还开车特意去吃。不过价格稍微贵,没吃什么就要50多。不过值得一尝。不去浦项吃串可太遗憾了,那么大的店晚上几乎没位置,三家分店,赶快去尝吧!

72、在四院对面东来顺旁边有家烤肉店叫“福云龙”非常棒,吃过他们家的烤肉就知道三千里有多难吃了。

73、土豆泥!土豆泥!印度飞饼!印度飞饼!北行的红樱桃家的土豆泥好吃的不得了,红樱桃的蒸猪血也很好吃,和土豆泥一样是他家的特色菜,可以尝尝,不贵,我记得是8元。

74、在北行里边有家四川风味的小店(门口有关东煮的)。它家的酸辣粉是4块5一碗的,如果不是4块5一碗,那就是你进错屋了。它家的麻辣烫超级好吃,还有酸辣河粉也好吃~

75、北京华联北行店四楼风味小吃一条街,荷叶包饭一级棒,有鱿鱼、腊肉两种,7元一份,饭量小的两人一份足够。

76、北站附近的民富小区那有一家名叫“爱情麻辣烫”的麻辣烫超级好吃,还便宜!每次去都要排队!另有一家在大道上烤铁板鸡架的,每天下午三四点才出来,买鸡架的队伍足足有一百米啊!五点过后就不用去排队了,因为再排也没有了!美味啊!

77、辽宁大厦南边的杨家盒饭5元一份,主要给出租车司机吃,不过味道很好,是沈阳最好的出租车盒饭,有时候专门坐车去那里吃盒饭,来回的车费可比盒饭贵多了。

78、辽大门口的小红帽烧烤连城管的人都常去吃你说牛x不!

79、辽大斜对面有家满庭芳.大家习惯叫孔乙己酒店。他家有个什么鲫鱼不错,四元钱一条,味道纯正,骨头都可以吃。

80、辽宁大学家属区往北,有一家老四川麻辣烫,那儿的麻辣烫又便宜味儿又地道,2元、3元、5元每份不等。

81、岐山路有家紫竹子母火锅很有特色。不是中间隔开的,是大圈套小圈,味道也不错,特别是大厅里的特价羊肉,2元一盘,物美价廉。

82、皇姑区嫩江街上有一家“罗油条”,做油条的是一个大姐。此油条外酥里嫩,色泽金黄,个大实惠,你吃完“罗油条”就会对永和油条不屑一顾了。油条3元一斤,豆浆豆腐脑5毛一碗。去吃要做好排队的准备啊,尤其是周末,人很多的。

83、120高中和43中学、珠江五校中间夹的那条马路上。碳火,铁签。便宜。

84、沈阳120中学胡同口,有一家“云龙烧烤店”,里面的拌面简直了,想起来就流口水,3元一碗,中午吃,能挺到晚上下自习。

85、泰山路附近有一家四方园麻辣烫非常好吃,最有名的是虾丸麻辣烫,别人家没有,分3元和5元。

86、五一商店附近华夏家乡风味杀猪菜味道不错,估计比牛小伟的达达杀猪菜好吃多了。

87、崇山路上,长客附近有家新疆烤全羊,吃全羊要提前一天预定,那的酸奶也是一级棒哦!建议十五个人(还得是饭量大的)一起去,就点只全羊268就OK了,主食就吃全羊下垫的馕,配菜有羊脸,羊杂,羊脚,三样等。

88、原民族**院对面的木兰饭店,牛肉炒饭和炸鱿鱼圈是特色主打,狗排更是整只端上来,香得不得了!

89、推荐大家去西瓦窑喝羊汤,贼实惠,味道贼正贼纯!八个人吃了120元,没吃了还撑个半!羊腿才18元!地点在279终点站(富山花园,长客总站附近),向西北走200米,叫“李胖子”,那有好多家羊汤馆,我都吃遍了,就这家好吃!比铁西的“一头牛”好多了!

90、在三台子,黄河大街二环桥下桥后就在路东边,店名“四季熏味”,南胡的都开车来吃啊~

91、沈阳机车车辆厂附近有一家天天美食的餐馆,里面的“叫化鸡”本人认为沈阳最好吃,连鸡骨头都香得你直眨眼睛。

92、辽宁中医后面的胡同里,有一家华兴火勺店,里面的火勺五毛钱一个,绝对又便宜又好吃!火勺又大又酥,再来一小碗馄饨(1元一碗),保证吃得又饱又暖和,环境也很好。

93、艳粉街西的一间小铁皮车,每天晚上准时出现,出来烤串。夏天有时候城管下来查的时候可能见不到。老板叫黄毛,一脸笑容。据说原来是艳粉街的蛊惑仔,后来洗手不做,化剑为梨了。铁皮车周围经常停着一些专程从别处开车到这里吃串人的车。那里的鱿鱼串和酸甜烤鸡架味道的确独特。

94、重工街十马路一家小店出售的顿肉米饭,10元一份,每天来这里吃肉的人踏破了门槛。

95、说到吃海鲜,就不能不去滑翔的西贡,夏天人满为患,老沈阳人没几个不知道的!

96、滑翔二小区那有一家晓伟串店,夫妻店,人多,价钱便宜,夏天喝啤酒的老爷们都光着膀子,爽!他家的熟筋好吃,去晚了没有!

97、11路轻工街附近有个叫“万盛馆”的地方,只卖原汁牛肉,味道如何先不说,单说每天中午时分,停在路边的车那叫多,好多人都是外区慕名而来,而且这家餐馆只卖到下午1点多,来晚了就没得吃。

98、于洪城郊马贝二饭店,那里有一排饭店,从马贝一马贝二一直到马贝六,但是只有马贝二是人来人往,其他饭店的生意冷淡多了,马贝二的酸菜白肉质与量绝对一流,三个人吃一盆就够了。

99、老四季的鸡架和抻面,沈阳有十多家分店呢!!是个老太太创出来的,都已经注册了! 十三纬路上的他家的鸡架最好吃!

100、说到冬冬,冬冬的蛋糕比好利来要好吃很多的,尤其是提拉米苏,9寸的99大洋,实在,一个最好找的店三好街南湖剧场旁边,三好口腔门诊对面,还有一个店在231路公交车的线路上面,大概在中国医科大学站之后的3-4站之内,旁边还有个书店。

六月中旬去千山旅游的一些细小问题?

这位朋友,这个月份去上山旅游是不是觉得会很疲惫,尤其是下山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在爬山的过程中能有点音乐会很不错啊?呵呵,我这有款MP3太阳镜,很适合现在出去旅游的人士,既能遮挡强烈的紫外线对眼睛的刺激,又能听音乐,关键是还不用挂着长长的耳机线,象您这样的女士,衣服上口袋应该不多吧!所以我的产品最适合您了,戴着太阳镜就听音乐了,旅途中精神也会很好,减少点疲惫感!!想不想试试

谁主沉浮by千觞

文案

一次昧心的辩护,带给雷海城灭顶之灾。他被受害者炸得粉身碎骨,灵魂穿越到诸国混战的异世古国,睁眼便已沦为宫廷倾轧的牺牲品,从此踏上复仇路。

刀光剑影,斩不断红尘爱恨参商。血雨腥风,画不尽江山雄图风流。

恩怨情仇本无定数,功过成败徘徊一念。

逆天命、破轮回,只问世间情为何物,且看天下谁主沉浮。

第1章

二十八岁前,我不信鬼神。

我,雷海城,孤儿。十八岁以全优的成绩考入特种刑警组,四年中接受过种种苛刻甚至接近残酷的特种训练,成为Z国国际重案组绝密任务的顶尖执行者。缉毒、暗杀……成为我生活的全部内容。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从我手底消失,一枚枚冰冷的政府勋章不断挂上我胸前。

二十五岁的时候,我厌倦了继续做机器。

退伍,转行。

我花了一年时间,考到律师牌照,从此西装革履,晋身白领。

漂白的日子很平静,也很空闷,直到我遇到婷。

一个温柔内向善解人意的好女孩,值得我用一辈子去呵护。

二十八岁那年,我决定跟她结婚。

我急需大笔钱。买市区最好的房子,把我的奇瑞换成现在最抢眼的敞蓬跑车。她从不问我的过去,也从不向我要求什麽,但我决心要把世上最好的东西给她。

於是我接下了一单棘手的案子。

案情其实并不复杂。连环,受害者多达两位数,证据也充分。不简单的是嫌疑犯的背景。

我在看守所里像看蟑螂一样看著我将要做无罪辩护的嚣张家夥。这混蛋,即使被阉几十次也活该,可是收了委托人填著惊人数字的支票,我没有立场捍卫正义。

我需要钱。正义和道德,不能当饭吃。

法官宣读无罪释放的刹那,法庭上像炸开了锅。我摘下金丝边眼镜,夹起公文包就走。后面有个女孩不顾亲人拉扯,声嘶力竭地追著我咒骂。

“姓雷的,你的良心被狗吃了,你不是人!你一定会遭报应,你不得好——”

我知道她也是受害人之一,而且,她的未婚夫,因为目睹暴行上去救她,被群殴致。

我的神经早已被特种训练锻炼得坚韧如钢铁,根本就不理睬她。

诅咒有什麽用?从开枪击毙第一个人开始,我就不信鬼神,只相信我自己。

再说了,有空诅咒我,不如去诅咒那个犯。

当晚,我买了枚钻戒开车回到我和婷租住的小公寓,正式向她求婚。

看著婷一脸幸福地戴上钻戒躺在我怀里撒娇,我觉得为她做什麽都值得。

翌日清晨,我起床打理好一切,在还赖床的婷额头落了个告别吻,出门上班。

今天的天气,好象有点阴沈。我把车钥匙插进启动时,突然有种久违的危机感袭上脖子,浑身肌肉绷紧。

倒后镜里有个人影闪动,是法庭上那个女孩。她正阴森地从远处望著我,一脸疯狂笑意。

危险!我的脑细胞意识到这点时,一股强劲的热浪在汽车狭小的空间里爆炸。碎片插入眼睛前,我看到自己的身体被炸得支离破碎……

想找点汕尾的资料

汕尾婚育习俗谈往

婚嫁

旧时婚嫁,均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强调门当户对,并遵循“六礼”古风。其程序如下:

合婚。首先由媒人取女方生辰庚帖送到男方家中,将男女双方生辰请算命先生合婚,认为双方生肖不会冲克,方可结亲。一般由媒人牵线说成。

开聘。合婚相宜,便行相亲。女方到男方家中察看其家庭情况,谓之“踏家风(方)”。若无异议即可议聘和开聘,在十二版红折帖(婚书)上开列男方聘礼和女方妆奁数目。聘金尾数要有“4”的数码,谐音“世”,取“世世相传”好兆头。聘单红帖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认可,便可送聘定婚。客家山区婚俗,开聘后,女方亲属回家,女方则留在男方家中住宿。

送聘。也称纳采(俗称担酒)。男方择吉日将聘金和芝麻、茶叶、猪脚、饼等“四色礼”送到女家。女方受聘后回送糖豆、糯米粿和使君子(吉祥草)。并宴请至亲,分发定婚饼给亲友。

送日。男方择定婚期,写成红帖送至女家。女方开始备办嫁妆。出嫁前,女方要请人挽面整容,俗谓“开面”。然后,剔除十一二岁时塞在耳洞里的茶枝,戴上男方送聘或父母送给女儿的金耳环,准备出嫁。

迎娶。男家张灯结彩,门口贴红对联。由媒人领花轿至女家迎娶。新娘拜别父母上轿(客家由“好命公”扶上轿)。接着奏乐鸣炮起轿,新娘的兄弟(送嫁舅)、姐妹(送嫁姨)及伴娘等随轿而行,至男家门口。新郎手执白扇连敲轿顶三下,又用脚踢轿门三下,打开轿门,然后新娘头盖红布由“好命婆”扶出轿门,并边做四句(吉祥话)边牵入厅堂。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拜父母和伯叔等上辈,然后夫妻对拜。礼毕,送新娘入洞房。当晚睡前夫妻共吃糯米甜丸,称“合房丸”。

是日午或晚,男方宴请众亲朋,新郎到各酒席频频向客人敬酒。新郎、新娘交臂换杯对饮合卺酒。晚上,邻居男女老少看新娘,吃喜糖,闹新婚。新娘要为长辈及邻居亲朋端盘敬茶,被敬者饮茶后赠予新娘红包或金银首饰,谓“压盘钱”。婚后满月,新娘外家置办礼物组织亲戚、邻居等妇女到新郎家做客,新娘置办午宴盛情接待,俗叫“吃出月”。

此外,尚有男到女家入赘结婚以及童养媳、指腹婚等婚姻形式。

建国后,国家颁布《新婚姻法》,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达到法定年龄,即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婚姻登记。婚礼亦简化,形式趋于多样。结婚时,男方多用单车迎娶新娘和运载嫁妆。男女双方在学校、机关工作者通常举办茶话会进行简单的结婚仪式,以此来招待亲友、同事。并多请单位领导作主婚人,婚礼上新郎新娘互行鞠躬礼、唱歌等节目来活跃气氛。稍近至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结婚大讲排场,互相攀比,婚娶改用贴着囍字及花饰的小汽车载新娘,并用多辆小汽车载着送嫁舅、姨、亲友及彩电、电冰箱、空调等嫁妆,晚上在大酒楼举办中西合璧式的婚礼酒宴,穿西装的新郎和穿婚纱的新娘在伴郎、伴娘的陪同下,及其父母和至亲等在大门口迎送赴宴的宾客。宴会时,主持人致祝贺辞,新郎新娘相互勾手饮“交杯酒”,然后在其父母、至亲的陪同下,逐席向来贺的亲友敬酒致谢。有的新郎新娘两家举行联婚酒宴。但“六礼”婚俗仪式则基本照旧。

生育

在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往昔民间对传承香火、养儿防老的观念极其深厚。每当年节或神诞日,他们要到神庙极其虔诚地拈香求签祈祷观音娘、金花娘等赐送丁嗣。每年元宵节是民间求嗣“出丁”的开灯节,各村社或各姓祠堂均要挂上“鳌山灯”、“走马灯”等灯饰,举办灯会、巡游等节目。各家各户也要挂上大红灯笼。凡是上年求嗣“出丁”的人家,更要在家门口和祖祠上悬挂彩灯,有的合资请剧团演“丁戏”,并举办“请丁酒”和“吃丁茶”来宴请亲友,以示酬谢神恩光耀门庭之意。据《粤东笔记》载,明末清初海城龙津溪上源有放水灯的习俗,求嗣者在下流沿岸竞拾之,拾得白灯的喜为男兆,得红灯的谓为女兆。

海陆丰俗例,孕妇在分娩前,不允出远门和做激烈的运动,也不允做裁衣缝布等动作;家中不允动土、钉墙壁、移动眠床等,说是会动胎气,影响胎儿正常生长。产房门窗要紧闭,贴上符箓,以防生份人闯入,保持产房安静。并用榕叶、茅草、艾叶、菖蒲、仙人掌等用红棕索捆扎成小圆圈,挂于产房前或床帐上,以避邪气。

旧时婴儿接生,要请“接生婆”用竹杆片或剪刀断脐带。现多用新法接生。婴儿出生后,要到外家报喜。七天内不让外人探望产妇,亦不让生人见新生儿。产妇分娩后,头额缠戴布条圈,吃姜醋汤,洗香草水,不得接触生水,不能光脚走路。初产数天内,只吃清淡的营养物;七天后就开始吃姜醋蛋瘦肉、炖鸡等高热量、高蛋白的营养物,少吃青菜和水果,以便多生乳汁喂养新生儿。二十多天后,才可佐食鲜鱼类,但调料仍离不开姜醋。产妇一个月内不出家门,以防伤风感冒,谓之“做月”。婴儿出生第三天,要用竹菜、鸭舌凤、金银花等煮水洗身,谓之“洗三朝”。

同泽中学的海城同泽中学

海城同泽中学位于海城市区东南郊,北依玉皇山,南临海城河,呈依山傍水之势,环境优美,古朴典雅,风景宜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为推行新政,培养人才,于1928年投资四十万银元所兴建。以“同泽”为校名,取自《诗经》无衣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旨在培养桑梓子弟,同仇敌忾,共报家仇国恨。

海城同泽中学为适应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学校注重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质量意识、榜样意识、科研意识”,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为重点,建设了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深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海城同泽中学以“复合型加专长型”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形成了“人才培养多元化、教育结构综合化、办学道路社会化、学校功能扩展化”为特征的高中办学模式。构建了一座高中前教育、成人教育、高中后教育相互沟通的成才“立交桥”,拓宽了普通高中学生成才的渠道。 海城同泽中学教育教学成果显著,2001年——2003年连续三年高考综合录取率名列海城普通高中第一名,2004年在鞍山市高考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鞍山地区教学质量特殊贡献奖,2005年被鞍山市人民政府授予“鞍山名校”。职业教育成效明显,艺术类考生专业测试合格率连续几年实现100%,高考录取率达到100%。

海城同泽中学秉承张学良将军“乃文乃武、兴学图强”的办学宗旨,以“爱国、尊师、励学、崇实”为校训,努力培养祖国建设栋梁之才,正以日新月异的变化向省示范行列迈进。 同泽中学位于海城市区东南,北依玉皇山,南临海城河,呈依山傍水之势,风景宜人,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1928年斥资40万大洋所建。其整体建筑布局十分和谐,秉承当年双翼飞机造型。总建筑面积15186平方米,占地面积75375平方米。现设有张学良将军纪念馆和阎宝航将军纪念馆、教学楼、办公室、礼堂、图书馆、宿舍楼和餐厅等。现为鞍山、海城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学良将军纪念馆建筑面积400平方米,馆内展示图版52块,收藏张学良将军纪念274张,再现张学良将军从青少年起至晚年的主要历史足迹,充分展现了张学良将军伟大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心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尚情怀。

阎宝航将军纪念馆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馆内展示图版36块,收藏了由阎宝航将军的女儿阎明光提供的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展示了阎宝航将军伟大而又光明磊落的一生。 依山傍水的海城同泽中学校园内,几栋老式红楼正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历经77载风雨,当年少帅张学良创建的这所学校,如今已成为海城人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红色旅游”景点。目前,它正全力冲刺省级红色旅游项目。1928年,张学良为振兴家乡教育,培养人才,投资40万银元兴建了同泽中学。校舍的整体建筑布局按照双翼飞机造型设计,中间一栋主楼,两侧的红楼是“机翼”。“同泽”的校名,取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旨在培养桑梓子弟,兴学图强。

如今,张学良将军展厅和宝航图书馆成了该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窗口。与张学良友情颇深的阎宝航,出生于海城望台镇一个贫苦家庭。他曾在的领导下,长期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做出贡献。1995年,在阎宝航百年华诞前夕,宝航图书馆落户同泽中学。他的女儿阎明光为馆内提供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同时又赠送部分张学良将军的照片。随后,张学良将军展厅开馆,其中陈列着274张学良不同时代的纪念。东北“易帜”、“……无论是身着戎装的少帅,还是西装革履暮年的将军,这些无不诉说着他不平凡的一生。

几年来,同泽中学先后接待过国家***、张学良将军的老部下、海外侨胞及社会各界人士万余人次,成为海城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1995年,张学良之子张闾琳专程从国外来到同泽中学参观,并为学校题了词。